經過大修的電動機會有哪些通病?
經過大修的電動機會有哪些通病?凡是有過電動機(其實大部分指的是三相異步電動機)繞組燒毀重繞工作經歷的維修電工同行,或許都能留意到一種現象——經過繞組重繞維修的電動機,即使嵌線工藝、裝配工藝都符合要求的情況下,其正常運行使用壽命則會較之原先大幅縮水。而且越是經歷過維修次數多的電動機,其運行使用壽命縮水則更為明顯。
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情況的發生哪?在排除上述嵌線工藝、裝配工藝、甚至是漆包銅線的質量問題外,我們不難發現問題的癥結所在——舊繞組拆除工序當中是否考慮到溫度因素的影響!
就目前而言,拆除電動機燒毀繞組的方法無外乎:明火加熱、電爐烘烤和不太多見的大電流加熱三種。但在使用這三種方法時絕大部分操作人員都是憑借經驗來加熱的,借助專業溫控儀的不多見。因此由于經驗掌握程度不同所帶來的差異,往往致使加熱溫度超過定子鐵芯所能承受的安全最大值(普通電動機該值一般為180-210℃左右),繼而導致定子鐵芯硅鋼片之間的絕緣被嚴重破壞!再者經過一番過高溫的炙熱烘烤,定子鐵芯硅鋼片無疑相當于被“退火”處理了一次,造成鐵芯硅鋼片磁通量大幅降低!最終結果是造成經過此番維修的電動機的鐵損大幅上升!這也正是導致上面故障產生的根本所在!
綜上所述,針對電動機繞組重繞維修工作時,除了要保障明面上的嵌線工藝和整機裝配工藝符合要求的同時,還要對貌似無關緊要的繞組拆除、浸漆等需要溫度加熱處理的工序格外注意,不然其遺留的后遺癥不容忽視!